NLP.課程粉絲專頁
|
|
 |
讓精彩案例去旅行主頁 |
版主的話
|
案號:NLP32-12
(364)
標題:畢業後的方向【生活】
星期五下午到講堂沒多久,來了一位青年要找某師父,剛好師父外出,閒來沒事便和她聊上幾句。
我 :看妳手上有戒疤,應受過菩薩戒?
青年:對。
我 :哇啊!妳很年輕就受菩薩戒,很了不起!
青年:還好啦。
我 :是很不錯!那妳應該也吃素?
青年:是。
我 :哇啊!年紀輕輕就開始吃素,好厲害!
青年:還好啦。
我 :不是還好,是很優!吃素多久?
青年:去年農曆年初三,參加短期出家就開始吃素了。
我 :真是優秀!妳看起來很年輕,應該還是學生吧?
青年:是。
我 :念什麼科系?
青年:中文系。
我 :幾年級?
青年:大四。
我 :畢業後不就當老師?
青年:現在不缺老師。
我 :那畢業後想做什麼?
青年:其實我人生還沒有什麼目標。
我 :喔?妳念大學,選擇了中文系,現在已經快畢業了,不知道人生的目標?(心想現在的教育,好像something wrong!)
頓時空氣凝結,因她話不多,幾乎問一句,答沒幾個字。
我 :反正現在也沒事,跟妳玩個小小遊戲好嗎?
青年:好啊!
三個五元一測,她講的全是相異點,於是跟她解釋IV類的特徵,看她臉部也沒太多表情變化。心想剛談話中,我聽到幾個「還」字,於是又解釋了III類的特徵,請她自己判斷。最後,她終於講話了。
青年:我覺得應該IV。
我 :為什麼?
青年:我人緣不好。
我 :怎麼說?
青年:我覺得別人很笨,常我講的話,他們怎麼聽不懂,我已經講下去,他們還停留在前面。
我 :那應該是妳看事情的角度多元化,妳已經想到別點,別人還停留在原點。那妳有興趣當記者嗎?
青年:記者?
我 :電子媒體或平面媒體的記者。像電視、報紙、或雜誌的記者。
青年:不知道。
我 :我想妳看事情的角度應該很廣,可以不同角度切入,所以建議記者或作家。
青年:喔?
我 :報紙就聯合報,雜誌就商業雜誌。如天下、商週、遠見…。商週就比較商業,天下有加入人文,遠見讀起來有點帶學術。妳可以了解看看。
青年:好。
我 :這樣講,不知對妳有沒有幫助到?
青年:應該有。
我 :希望有。
後來電話來了,就沒再講下去!
每星期到講堂做義工,從原本的被動,到現在很期待每星期五的到來。相信心裡的感受是從原本以為是付出,到後來發現其實自己收穫最大。智慧有部分來自經驗,經驗來自生活上點點滴滴的累積,而這經驗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別人的;再加上講堂每位法師都身懷絕技,一有疑問可以馬上請法。所以每個星期五都可以收穫滿滿的回家,而這收穫絕對是和付出成正比!
|
|
|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