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LP.課程粉絲專頁
|
|
 |
讓精彩案例去旅行主頁 |
版主的話
|
案號:NLP27-77
(372)
標題:來喝湯吧!【生活】
緣起:
和國外回來的朋友一起到清境農場去玩,錯過了入園的時間,所以在名產販賣及小吃攤間逛了起來,在一個攤位買了將近二千元,用NLP來回想檢討一下。
過程:
清境的天氣微冷,所以下車第一件事補充食物,吃了夾心豆干後,準備購票進入園區,二百元的門票只參觀一個小時,算算不太划算,決定在名產攤及小吃攤附近逛逛。
走了幾攤之後,朋友在一攤停了下,老闆娘遞出了一杯熱熱的筍湯,說道:「天氣冷冷的,來喝一杯熱湯。」朋友順手接了過去,我們其他三人也依序各拿了一杯,喝了起來。在舀湯的同時,我們閒逛地的看著架上的商品,老闆娘順手加了一大匙的乾燥高麗菜,並推薦乾燥高麗菜煮湯很好吃,在家料理很方便。喝了熱湯,架上有幾樣試吃品,出於好奇心使然,朋友試吃了幾樣的東西。冷冷的天,喝熱湯整理身體都暖和了起來,心想再買一杯來喝的時候…。
老闆娘:「來,讓阿姨再來請你們喝,喝多少都沒關係,阿姨不怕你們喝。」
我 :(所以,我又喝了一碗。)「一碗多少?」
老闆娘:「不用錢啦!算我請你們的啦。東西喜歡再來跟我買。」
我 :「你幾點下班啊?我們先去逛一下,等一下再來買。」
(心想,東西是不錯,但是不想現在買,因為等一下還可以去別的地方走走,但老闆娘應該會先叫我們結帳,東西寄在攤位上。)
老闆娘:「沒關係啦,你可以先看你們要什麼?東西可以放在我這裏,我可以幫你們看,你們可以去走走。」(果然….。)
我 :「哦,好吧!」(開始挑了一些東西結帳)
回來檢視這段過程,在一本探討影響力的書「請你跟我這樣說」提到了答案,書中提到一個原則叫禮尚往來原則(The Rule of Reciprocation):禮尚往來的意思是,接受他人的付出,要試著給予同等回報。比方說,有人相助、送禮或邀宴,我們就要記得找機會回幫、回送或回請。這個原則讓我們產生一種需要回報人情的義務,而且這種投桃報李的觀念通行四海,在許多不同的語言當中,往往都會以類似「承蒙好意」、「收受不起」的說法來表達謝意。(P.36)老闆娘提供的免費熱湯,裏面有滿滿的筍乾和冬菜,加了乾燥的高麗菜,非常的好吃,由於在冷冷的天氣喝到熱湯的感覺非常好,因為免費所以心中會覺得不好意思,一定要老闆娘「交官」(台語)一下,才會不小心花了近兩千元。通常喝這種免費的湯,進而購買的機率是非常的高,因為我看到了因為這樣的手法,另一群的客人就買光了老闆娘的新鮮高麗菜(將近十顆),這是可以吸引客人的手法,我們在食品展的時候,也會提供免費的試吃,除了可以讓攤位感覺人潮眾多之外,也會增加客人詢問的機會。
另一個發現是有十家賣筍乾和乾燥高麗菜的店家,幾乎每家的攤位上都有一鍋冬菜筍乾湯,每家的手法也是對每個經過的客人提供免費的湯來試喝,之前去清境還沒有免費的湯,應該是有第一家發現了,提供試喝可以增加來客率,造成幾乎所有的商家都一樣,因為競爭太大了,這應該也算另一種的Social proof。
感想:
有些時候拿到免費的東西,當然感覺會很好。但是,要小心我們的心理也會不知覺的被影響,而改變我們的行為呢!
|
|
|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