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LP.課程粉絲專頁
|
|
 |
讓精彩案例去旅行主頁 |
版主的話
|
案號:NLP5-218
(361)
標題:浪費時間【生活】
主題:追問價值觀
緣起
妨礙性的價值觀自己還要和它相處多久?生活中很容易覺得自己處於不安的狀態。這是自己訂的遊戲規則,自己是可以改的。
過程
††為什麼會覺得浪費時間? 是時間不夠、是覺得沒有意義…?
為什麼沒有意義?意義是自己去創造的,這是NLP的框視技巧。例如看電視、電影都可以是有意義的事註1。
††浪費時間看來就是追求意義的反面,逃避做沒有意義的事。
意義既然對自己那麼重要,那麼如何定的容易?
做「所有的」事情自己都想要有個明確的目的和結果,當目的和結果模糊時,自己就會想逃離「自己的」痛苦。 利用框視技巧大約只能解決三成的不安。
為什麼要有明確的目的和結果?是為了能夠增加自己
為什麼要增加自己?因為要照顧自己能力、效率不足的安全感
能力和效率不足會怎麼樣? 被人看不起、失信於人
那自己會看不起能力、效率比自己差、但是願意學習的人嗎?
怎樣的能力才算有能力?怎樣的效率才算有效率?
給自己設定一個沒有終點的賽跑,跟拿石頭砸腳有不同嗎?
自己願意接受自己現在的狀態嗎?
††業力法則告訴我們時間不夠用就要去佈施時間,這真的很難理解。
上課前的準備,就是種佈施。
如果專心活在當下是不是就在佈施時間?能不能佈施在於自己的一念,如果能作意、觀想、建立桌腳而讓自己相信是在幫助他人節省時間,那就是在佈施時間。但是長期以來自己總覺得要看到實際的付出(別人有看到、有感謝)才覺得真實。
啟發
††近來禪修老師告訴自己要學習和人「相處」,也是因為太在意自己的表現,所以忘了對方的快樂痛苦。也告訴自己不要去預設對方需要什麼。
††自信看來是各種問題的根源,禪修老師要自己找到成功的軌跡,自己還沒做到,還要再參。
††自己體會到一點價值觀追問的味道。謝謝嘉鴻學長與自己的討論。
††價值觀多次解剖都仍有很多東西可以討論,所以對學員價值觀的引導不要期待一次OK。
註1:框視與自欺系統常常相伴而生,需小心辨別。
|
|
|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