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LP.課程粉絲專頁
|
|
 |
讓精彩案例去旅行主頁 |
版主的話
|
案號:NLP22-82
(395)
標題:錢怎麼花【生活】
緣起:
一個朋友(I,趨利)剛從國外回來,陪她去買滑鼠,她拿起一個390元的滑鼠,沒看她皺眉頭。居然說她在美國連買10元美金的東西都會再三考慮。剛剛拿起390元的滑鼠,也沒看她猶豫。一個人的花錢習慣怎麼差這麼多?
過程:
我:Y 朋友:A
Y:所以你在美國的消費習慣跟在台灣完全不一樣?
A:對阿!回來以後,看到街上的東西,覺得什麼都可以買。
Y:會不會是在台灣買習慣了?
A:恩……在美國什麼東西都貴!在美國買一個10塊錢的小用品都可以考慮很久。
Y:會不會是我們也習慣在台灣花大錢?(心錨)因為以前買NB阿~買什麼的,都是花台幣。所以我們台幣的花費範圍變寬了,所以覺得東西都便宜。
A:不是,在台灣買電子產品真的便宜很多!(不花錢的桌腳一)
在美國什麼東西都比台灣貴。美金差一塊錢,換算起來就差很多(不花錢的桌腳二),
消費還要加稅!(不花錢的桌腳三)不像台幣,差一塊錢哪有差阿!
Y:你們要加多少稅?
A:10%,就像是台灣的6%營業稅阿!
(Y心中os:少來~剛剛買滑鼠你還是沒皺眉阿!)
心得:
同樣的一個人,去到了不同地方,花錢習慣居然可以大改。換了一種貨幣,就換了腦袋。換成美金後,一切花錢的桌都可以腳重建,改造成完全不同的消費模式。一換回台幣,舊的花錢行為模式再度出現,這根本就是心錨的實驗嘛!想到一個小實驗,不斷想著10塊錢台幣可以買到什麼?越多東西越好!(例如10元一把的青菜,10元商店的眾多產品)接著下手買任何東西時,換算成10元的倍數,對比原理之下,說不定會覺得一時的衝動很不值錢,這應該很快就可以種下省錢的心錨!
最後附上一個小故事,花錢花的遠遠超出那錢的價值阿!重新框視的威力!
曾經有幾個窮秀才賭東道,要求誰能夠只用十個銅板做出四道菜來,並且每道菜名都得是唐詩的句子,誰就獲勝。
其中有一位秀才完成了這個任務,他花了一文錢買豆腐渣,再花一文錢買韭菜,剩下的八個銅板買了兩個雞蛋。
他的第一道菜:幾片韭菜配上兩個蛋黃,叫作「兩個黃鸝鳴翠柳」,再把蛋白撈出一溜平攤,叫作「一行白鷺上青天」,把豆腐渣堆在韭菜所擺的方框裏,這叫「窗含西嶺千秋雪」,最後把兩個雞蛋殼弄一碗清水漂起來,這叫「門泊東吳萬里船」。
|
|
|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