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LP.課程粉絲專頁
|
|
 |
讓精彩案例去旅行主頁 |
版主的話
|
案號:NLP27-66
(467)
標題:有朋自遠方來【生活】
緣起:
一個長住澳洲的死黨S(II趨利),碰巧在另一個死黨剛生小孩的時候回台,相約去看小朋友的路上,死黨除了聊著最近的生活,還是少不了對忙碌生活的抱怨。
過程:
我:Sean,為什麼會忽然會回來?
S :我跟我媽要去大陸投資,周六要去大陸,只是回來台灣一下下而已,這次回來不是度假,我的生活好忙,忙到我連照顧我的花園的時間都很少了。
我:你的生活這麼忙啊。你的餐廳生意好嗎?
S :很好啊。我的客人都很喜歡我。他們覺得我是裏面服務最好的,客人都喜歡跟我講話,我的業績都還不錯。
我:那不錯啊。
S :而且我最近才忙完我們那邊客家會註1活動的事,他們很喜歡找我做事,可能是以前救國團良好訓練的關係,所以,我做事很快就完成。但是,有時候,我就不想表現的那麼好,不然他們都會一直想找我。他們一直找我做事,我私人的時間就沒有了。我很討厭要去做社交活動。他們找我做事,我就越想避掉。真是煩啊!
我:你覺得追求快樂的力量大,還是逃避痛苦的力量大?
S :當然是逃避痛苦的力量大。
我:這樣聽起來你的價值觀有點矛盾啊!你一直努力去表現你自己,你喜歡別人對你的肯定與讚賞,但是你又不喜歡去參加社交活動,即使去參加又不想表現太好?看來社交活動是你的痛苦。你有可能不參加社交活動嗎?
S :不可能啊。
我:跟你這麼熟了,我就明講了。我以前也跟你一樣,我也不是很喜歡社交活動的。你的痛苦大於快樂是因為你覺得社交活動是一件痛苦的事,有趣的是,但你的生活中又少不了社交活動。所以NLP有一個方法,就是對社交活動「重新框視」,就是把社交活動的內容重新定義一下,譬如把活動當成是一件你喜歡做的事之一,你在每一件事都力求表現,你可以把活動當做是自己對自己的評分,把事情玩的有趣,你的痛苦就會減少,自然你就會過的比較快樂了!
S :好,我回去試看看。
感想:
常言道,魚與熊掌不能兼得。S不喜歡社交活動,但是卻很喜歡來自於別人的讚賞,不去參加活動,怎麼會有別人的肯定呢?找到自己想到的,對事情或工作重新框視,痛苦減少了,就比較能追求到我們想要的。
★佛法教導我們看清楚生、老、病、死本來就是人生的過程,怎麼去看待,決定了我們的生活態度。~心道法語
註1:客家會是移民澳洲的客家人自己辦的社團。
|
|
|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