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LP.課程粉絲專頁
|
|
 |
讓精彩案例去旅行主頁 |
版主的話
|
案號:NLP-14-225
(262)
標題:DOUBLY EXCELLENT感知位置【親子】
案主:(A/Ⅲ/利/國小六年級/女生)
案由:
A非常喜歡奔馳在操場的感覺,今天就要決定要不要參加田徑隊,可是老爸因為擔心她的身體,不准她參加(先前經驗~和老爸產生爭執時,最後老爸會用堅持到底的政策(老爸說了算),每每讓她哭著離場)
A:我不敢告訴爸爸,我怕告訴他,他又會在那邊囉唆,所以我就有點討厭
Y:妳覺得爸爸不讓妳參加田徑隊是不是?(嗯)他一定會不讓妳參加嗎?還是有可能會讓妳參加?
A:反正他就是一直叫我不要!不要阿!
Y:是阿!那我現在和妳玩個遊戲好不好?
A:(孩子聽到遊戲-精神都來了!)什麼遊戲?(身體向前傾,露出笑容)
(上星期上過的思維課程內容~大致和她分享第一人稱、第二人稱、第三人稱的概念,「感知遊戲」共有七個步驟)
Y:1.1st觀察自己的感受
A:自己提心吊膽阿!
Y:2.1st觀察對方的語言動作
A:他應該不會做太多動作,只會坐在那邊不斷的口頭上跟我講,妳就跟老師說,妳不要參加,妳要退出,然後他就會一直重複跟我講
Y:3.移到2nd瞭解他的感受
A:有兩種,第一種就是會和爸爸一樣,一直不斷的跟我講不要參加,第二種就是要小心,不舒服就要講(在練跑的時候不舒服要跟老師講)
Y:4.在2nd觀察1st的反應與想法
A:如果是第一種,聽到他說不要不要,我一定會在那邊不爽,第二種的話,就會回答:好!
Y:5.到3rd看1st、2nd的互動
A:覺得這兩個人在談判,還蠻好玩的
Y:6.感受1st需要什麼不同的作法去改變
A:我覺得也許可以試試看第二種,只要想玩的時候就讓她玩,覺得身體不舒服,就不要跑!
7.回到1st看互動有何變化
A:嗯(進入到感覺策略-眼神向下飄)!可是我覺得爸爸還是不會同意讓我跑耶!每次跟他獨楚(處)談到關於這件事,他就會用強硬的個性,那種堅持到底的個性,都會把我弄哭,所以只要有關這種事,我都不會跟爸爸講。
Y:妳覺得這樣子好嗎?這樣不跟他說好嗎
A:一半一半呀!
Y:什麼樣的一半?怎麼樣的一半?
A:我覺得好的一半是,如果爸爸不知道,他就不會太擔心,不好的一半是,如果真的出什麼事,他一定會很傷心呀!其實以前我的老師有碰過心臟病的學生,練習到一半就…昏倒,護士阿姨幫她做CPR,結果送到醫院就…走了!所以當老師聽到我有先天性心臟病,就..臉都綠了!不過還是會特別照顧我
Y:什麼!所以妳是有先天性心臟病喔!原來是有這樣的原因!(當場有點震撼)
A:嗯~小時候台大、馬偕都說是先天性,不過榮總、忠孝卻說是後天造成的
Y:妳的身體會有什麼樣的狀況嗎?
A:不知道!從一年級知道後開始,就一個月大(打)一次針,避免病情惡化,而且我到目前為止,並沒有發作過或發生過那種情形。
Y:所以這是爸爸不像(想)讓妳參加田徑隊的原因嘛?
A:是丫!可是我就是很喜歡跑,而且媽媽也說,只要跑的時候警覺自己的身體狀況,這樣就可以啦
Y:請妳再想想看剛剛那個遊戲(停頓兩秒-確認她進入狀態),如果妳是爸爸,有個這麼可愛的女兒,卻患有先天性心臟病,然後因為愛妳所以讓妳去參加喜歡的田徑隊,在激烈的跑步競賽中,像妳的那位同學一樣,剛好心臟病發然後…走了!妳覺得,你那時會怎麼樣?
A:(眼神又向下飄—想一想--停留兩秒)會哭死!!
Y:嗯~我想妳可以先回去想想,要讓自己開心卻讓爸爸哭死,或讓自己找尋其他代替跑步的運動卻可以讓爸爸安心,妳要選擇哪一種?
已和兩個人玩了同樣的「感知位置」遊戲,感覺上落差很大(成人VS孩子),和孩子在進行遊戲時,他們要進入第二人稱或第三人稱的速度,真的比成人快上好幾倍,幾乎是不加思索,馬上真實呈現。
驚覺自己在引導的過程中,真能較能感受到她目前的處境,甚至於為人父母的擔憂,都在第三人稱中浮現。所以這樣的方式只要再多練幾遍,真的會成為幫助自己或幫助他人的利器喔!
|
|
|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