案號:Elite01-02-89
(227)
標題:當聽到「無能為力、時間不夠」時【職場】
被他人拒絕時該如何應對?
我常常被員工拒絕。例如:我說:明天早上前你可以完成這項工作嗎?
員工常常回答:沒辦法,太趕了! 或有些困難
我:你應該可以趕一下,
員工:沒辦法! 或太辛苦了˙!或 太難了!
值得注意的是,當類似的說話方式一旦成為口頭禪後,只要一面對新的事物或變化,就會不知不覺當中把這些掛在嘴邊,進而自動地表現出消極的態度,並且會不自覺地表現在工作上.習慣說:沒時間,這太難了,太辛苦了的人,通常意識都位於時間線的現在位置.為了能使其意識一瞬間朝向未來,利用[As if ] 框架的提問,可以順利地讓他們的意識轉換為設想未來的情境.
接著,再繼續提出可以引導對方發揮相應能力的問題.
[沒時間,]
[如果時間夠的話,你能達成甚麼樣的成果呢?]
[這太難了]
[如果能克服困難的話,你能達成什麼樣的成果呢?]
[太辛苦了!]
[如果能克服辛苦的話,你能達成甚麼成果呢?]
在還沒有嘗試的情況下,就以[沒時間,太難了 ,太辛苦了]等話阻止自己行動,這種習慣其實是很危險的.本來可以妥善對應且成功的契機,卻會無意識的行為而失去.當說話模式變成一種習慣後,人通常都會不自主地自動採取對應的行為.把[辦不到]與[很難]當作是口頭禪掛在嘴邊的人,總是會在說完這些話後,停下腳步,或延遲工作.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