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LP.課程粉絲專頁
|
|
 |
讓精彩案例去旅行主頁 |
版主的話
|
案號:Elite-3-10-10
(221)
標題:DOUBLY EXCELLENT我是慈悲大師【生活】
事由:
參加 Elite 3 課程每個學員可以選擇換一個新名字,老師提到這是一個重新自我框視的好機會。
腦中開始回顧過去,以往遇到的一些事情,常常會根據自己的喜好去評判。不喜歡的人、事,通常會用比較冷淡的態度去面對,不想讓自己牽扯其中。可是看到有人獨自面對痛苦,自己沒能幫上忙,內心卻又不好受,真是矛盾不已。
審視自己的價值觀時,在追求的價值觀當中,有一項「自在」:面臨問題能從容面對不慌亂,遭遇困難時能運用智慧圓滿解決,看待事情能洞悉隱含其內的意義不迷惑。在自己逃避的價值觀當中,也有幾條定義是不喜歡看到自己或是別人痛苦或是遭受傷害。
記得禪修課的時候,師兄也曾問道:「智慧對你來說是什麼?」當下我的回答是:「如何發揮並且運用自己的能力。」總覺得自己的力量不僅於此,應該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才對,為什麼會有這種不確定、疑惑的感覺?
老師上 Elite3 第一堂課時提到兩句話,讓我印象深刻:「一流的賣家很重要,需要智慧。一流的買家更重要,需要慈悲...」當下對「慈悲」兩個字有種奇特的感覺。私下再請教老師關於「慈悲」二字的涵義,老師說道:「慈:予樂(給人快樂),悲:拔苦(幫人拔苦)。」當下更加肯定自己的「慈悲」二字就是對自己最佳的框視。
從現在起,我不但要給別人給自己快樂,也要幫別人和自己拔苦,我是慈悲大師。
|
|
|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