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LP.課程粉絲專頁
|
|
 |
讓精彩案例去旅行主頁 |
版主的話
|
案號:NLP5-247
(261)
標題:付出的感覺【生活】
緣起
朋友(避害、感覺、社會取向型)有點苦惱地問自己,當很多事情要做而且都覺得很重要的時候該怎麼辦?自己解決問題的個性,馬上分享經驗…,只是給答案當然是不得分的,重點是事情背後的感覺。自己接著問…
過程
我:通常這種狀況時你都怎麼做?
友:前一段時間,我都儘可能讓自己休息。可是現在有了新的事情要做,而且一下要做很多事情,所以很容易因為突然的一件事情,影響了所有原本要做的事,例如……
我:那你為什麼不跟某某人說你當時趕著出門呢?(順著電話中的事件討論)
友:因為我不想拒絕他,…平常我請朋友幫忙,他們都很願意……
我:如果你把當時的狀況跟他講,你會覺得是在拒絕他是嗎?(yes),如果這麼做你會有什麼感覺?
友:我會覺得我是一個很吝嗇付出的人……
我:(自己不覺得他是這樣的人)在生活中,你覺得做什麼事,會讓你有付出的感覺? (讓他自己建立桌腳)
友:(想了一會兒並舉例)……可是這不大算…
我:聽你這麼講,我會覺得你是一個很感恩的人,當別人對你付出時,你會很感謝對方。可是當你付出時,你卻不認為這有什麼特別的。 就像你最近在幫忙某某公益團體,要做的事超過你的體力、心力,你卻不覺得這是付出。(建立桌腳、重新框視、社會取向)
友:可是我覺得大部份都不算什麼。
我:如果你前面提的狀況會讓你有吝嗇付出的感覺,那會對你的生活有什麼影響?(改字)
友:如果我因為自己而一再拒絕朋友,久了朋友就不會聯絡。因為我很少主動跟朋友聯絡……
我:那你的朋友中,有因為你跟他講當時不能幫忙而不再聯絡的嗎?(動搖他「拒絕就會失去朋友的桌腳」)
友: ……(仍在自己模式中)
我: 如果當下把暫時不能幫忙的原因告訴對方,會不會讓他人與自己更清楚、更快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?(過程中舉了一個他自己的例子)
友:會,但是…(會有只顧自己不管他人的感覺)
我:為什麼你認為暫時拒絕對方,會讓朋友不跟你聯絡?
友:因為小時候我媽媽替我拒絕了同學,所以……
我:這是一個打斷桌腳的機會,因為那不是你造成的,也和你告訴對方當時的狀況,不同,不是嗎?。以後你也可以跟對方核對,當你說出了你當時的狀況,對方會不會有你所想像的感覺。(讓他自己去體驗、並走出自己的框視)
最後自己告訴他,常常我們給對方的幫忙和付出會以一種無形方式傳遞。我們這番談話對你來說也是一種付出,因為我也從中得到不少東西。付出的重點在於態度,我們都把心打開了,所以彼此都會有收穫。
啟發
當對方提的狀況和自己所面臨的相近時,在講話的過程中自己也會再次建立桌腳。
|
|
|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