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LP.課程粉絲專頁
|
|
 |
讓精彩案例去旅行主頁 |
版主的話
|
案號:NLP20-123
(319)
標題:DOUBLY EXCELLENT不要只當父母【親子】
老師有一次說:「美國一位知名的親子專家說:「現在的親子的問題,都來自於夫妻在生小孩後,就都只是當父母。」
聽完這些後,心裡很有感覺,因為觀察身邊的家庭,發現大家都只是在當小孩的父母,舉例來說:「我一個親戚的小孩(Ⅳ)在跟他爸爸一起打電動時,只要小孩輸了,就會開始哭鬧,堅持一定要贏,好勝心很強,而這時他爸爸就會讓他。現在他開始上小學,跟同學玩時,會很堅持自己的規則,或是玩抓迷藏時,不接受他要當鬼,也可解讀成,他不想輸。後果可想而知,就是沒人愛跟他玩。可是他一定不覺得是自己的問題,所以回家就會哭著跟父母說:「同學都不跟我玩。」在家裡有父母會讓他,但是他在學校或社會,又有誰會讓他呢?
父母角色很重要,在跟他打電動或玩遊戲時,角色就不是父母,而是玩伴。當父母會有當父母的一套信念,但如果是當玩伴,就會有玩伴的一套信念,這時當他的玩伴,才會讓小孩學到,如何配合規則、遊戲不是自己開心就好跟接受自己會輸而且懂得如何處理輸的情緒。
有一次,我跟上述的這位小孩與我表弟玩心臟病(撲克牌遊戲),我先把牌分成三份,這時.....。
子:「你都亂玩,才不是這樣子玩,媽媽都是一個人發牌,大家搶著去按牌,不是每個人都有牌。」
我:「哦!是哦!」
這小孩拉他媽媽過來,玩一遍給我們看後。
我:「哦!這是你的規則,不是我跟他(表弟)的規則,你這規則我不喜歡,我要玩我們大家的規則,現在我們兩個,你才一個,你要照我們的玩法。」
結果他還是不要,他母親來安撫他,正要照他的方式陪他玩時。我把他媽媽拉走,跟他媽媽說。
我:「他是不是在學校都要大家配合他的規則?」
母:「對啊!」
我:「那你不認為現在就是要改正他的觀念嗎?」
母:「對!」(C&C)
於是他母親就開始說:「說不定這規則也很好玩啊!我們這次就用大家的規則。」
小朋友同意了,所以開始玩之後,因為他的反應比較慢,所以就輸了。結果他開始大哭
子:「我不要發牌。」
我:「我們剛剛的規定又沒說誰輸了要發牌。」
子:「可是爸爸說:輸了就要發牌啊!」
他爸爸出來說:「那是之前啊!這次大家都沒有講。是新的規則啊」
他覺得孤立無援說:「可是我不想發。」
我:「我不想發牌,他不想發牌,那沒有人要發牌,那就不要玩了。」(尼加拉瓜大瀑布)
子:「我不要輸,輸了要發牌。」
我起了一個念頭,要分別他的價值觀是不想輸還是不想發牌。
所以我問:「那誰輸都我發牌,因為我發牌最快。那繼續玩吧!」
子:「那我不要輸!」
母:「可是遊戲就是有人會輸啊!輸又沒什麼,下次贏回來就好了啊!」
子:「那我輸了要打你,因為你讓我輸。」
母:「玩牌就是會有人輸,你輸了怎麼可以怪別人。」
我:「好啊!我接受這規則,所以我輸了也要打你。」
子:「我輸了要打你。」繼續大哭。
我:「那我不要玩了,這規則我不喜歡。我有選擇要不要玩的權利,我可以跟別人玩,你都不配合。」
小朋友繼續大哭,他媽媽就開始勸他,跟他說遊戲的觀念。
最後他哭了很久。人在痛苦才容易反省,反省時價值觀才容易變動。
心得:這過程中,這小孩的內心價值觀顯露無遺,我的目的不是要真的說服那小孩之後要配合人,因為我不可能每天在身邊提醒他。最大的目的是要說服他母親,讓他母親瞭解他小孩的狀況,跟家庭教育有關,跟小孩玩時,就要扮演玩伴的角色,而不只有母親的角色而已。
|
|
| |
|